北艺创新发〔2024〕3号 关于举办我校2024年度汉字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责编: 钟俊杰 发布时间:2024-06-04 浏览量:677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弘扬和传播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文艺创造力,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研究,学校决定举办北海艺术设计学院2024年度汉字创意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一)主题一“争”
“争”字是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两人用手在争夺一个曲形的东西,两手相争互不相让。隶书上部的手变为爫,楷书把相争之物变成了一竖钩。“争”字形象地展现了竞争、斗争的场景。在内涵上,“争”字蕴含了竞争、争斗、力争上游之意。在汉字中,在汉语中,它不仅代表了一种力争和争夺的动态过程,也反映了人们对目标、理想和权益的追求与坚持。这个字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是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斗志昂扬;“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前行勇者先”是民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崛起担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是华夏儿女在筑梦复兴道路上的奋发图强。

(二)主题二“比”
“比”字形如两人并肩而立,引申为并列、比较之意。“比”字在汉字演化过程中,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通过“比”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在文学作品中,“比”的运用则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如“比翼双飞”形容恩爱夫妻,“比比皆是”形容事物众多。“比”字不仅是字形结构和文字内涵的体现,更是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象征。在科技领域,“比”推动着人们不断创新、超越;在教育领域,“比”激励着学子们奋发向前、追求卓越;在社会生活中,“比”则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谦逊、尊重他人,避免盲目攀比、陷入虚荣。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是青年学子在求学问道过程中的坚持不懈;“若比争名求利处,寻思此路却安宁”是科学家在探索求真征途上的砥志研思;“比坐高阁下,延宾共品茗”是风范大国在谋求共同发展历程中的格局气魄。
“争”是不甘平庸的冲劲。“比”是追求卓越的态度。“争”与“比”既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积淀,又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奋勇争先,比学赶超的向上精神。
“技近乎道,艺可通乎神”。“争”字与“比”字的形、音、义在历史、语言、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本届大赛以“争”字与“比”字为创意源点,鼓励参赛者在充分理解“争”字与“比”字的美学内涵基础上,从象形到表意,创作出能够展现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时代风采的创意作品。

二、组织机构

(一)本届大赛由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主办,创新创业学院承办,宣传部、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协办。

(二)大赛设立大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的具体筹备和组织实施工作。具体名单如下:

组 委 会 主 任:胡 胜、陶立阳

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云 曼、武鹏程

组 委 会 副 主 任:李林平、王照伟、孙永辉、熊秀峰、姜献生、杨 莹、龚 为

组 委 会 成 员:白建强、蔡世伟、杜 博、李 谦、肖 玺、陈 妮、蓝龙君

三、参赛对象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全体在校学生,参赛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人数为1-6人(含负责人),鼓励跨学院跨专业合作参赛。

四、作品形式及要求

(一)作品形式
以“争”字和“比”字的字形结构和文字内涵为创意源点,创作任意形式的艺术作品,可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创作。
本届汉字创意设计大赛为了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推进跨学科跨专业的设计思维,大赛不设置具体的参赛类别,鼓励包括且不限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服装设计、绘画、书法、篆刻、雕塑、摄影、影视动画、舞蹈表演、模型制作、DIY创意手工等多种形式的参赛作品应征。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创作

(1)识别性
图片类参赛作品应能明显识别出字形,并在此基础上巧妙表现出作品和主题的关联性。
视频类参赛作品不强制要求字形结构体现。

(2)内涵挖掘
以所选的字的内涵作为创作核心,在创作中表达出创作者对该字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3)美感及完整性
作品需展现较高美学价值,并充分表达作品概念与特色,不必拘泥于一种特定艺术形式,但要求注重整体美感统一。作品必须传达出完整的设计意图,具备阐释其思想内涵的完整度。(4)创新性
作品构思、功能及素材需具有原创元素。作品在形式上应大胆创新,同时鼓励将中华汉字文化与各国文化相结合,体现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以及思想的火花。

2.作品规格
比赛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

(1)图片类别
图片类作品可以是单幅或系列形式,系列作品不得超过3张页面,并且为同一主题作品。图片格式为JPG或GIF,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建议尺寸为A3(297×420mm),单个文件不大于5MB,并填写作品名称和设计说明。

(2)视频类别
视频格式为MP4或GIF,时长不超过1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分辨率不低于720p,横竖版视频皆可,并填写作品名称和设计说明

五、大赛日程

(一)作品提交截止时间:5月10日22:00止

(二)初评:5月12日

(三)复评:5月20日

(四)终评:5月27日

(五)网络人气奖评选:5月21日至5月27日22:00止

六、作品提交方式
所有参赛作品均以线上形式提交,具体提交方式及流程请参考附件1。

七、评审规则

(一)初评: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

(二)复评: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对通过初评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200件作品进入终评与网络人气奖的评选。

(三)终评: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在优秀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

(四)网评:复评结束后将开启网络人气奖评选通道,学校将通过复评的作品进行公开网络投票,共评选出5项网络人气奖。

八、奖项设置

奖项级别 获奖数量(项) 奖励

一等奖 5 2000元、获奖证书

二等奖 10 1000元、获奖证书

三等奖 20 500元、获奖证书

优秀奖 若干 获奖证书

网络人气奖 5 奖品、获奖证书

优秀指导教师奖 若干 获奖证书

九、学分认定
汉字创意设计大赛和书法大赛共同构成了《汉字书法与创意实践》课程,以课赛一体形式作为必修课纳入2022级、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人文素养通识模块,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参加汉字创意设计大赛和书法大赛,获得优秀奖以上取得该学分,每个比赛0.25学分,共0.5个必修学分。

十、注意事项

(一)所有参赛者以系统上提交的资料为准,请慎重填写,主办方将依此评选、颁发获奖证书。

(二)参赛作品紧扣主题要求,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若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内容低俗等情况,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并由参赛者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三)参赛团队由负责人进行报名并上传作品,所有参赛者作为负责人时只能参赛一次,作为团队成员时可参与多个团队的作品创作。图片类作品可以单幅或系列形式参加,以系列形式参加的作品最多上传3张,视频类作品最多上传1个视频。

(四)报名截止后,将无法再修改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团队成员、指导教师等信息,请参赛者慎重填写。

(五)请所有参赛团队保留好参赛作品原件,根据赛程需要,大赛工作人员将向团队收取高清版原件作为最终评审材料。

(六)参赛作品报名后,需要接受大赛组委会针对“原创性”的严格审核,如有抄袭或侵权嫌疑,一经查实,取消参赛资格。

(七)本次大赛所有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大赛组委会拥有参赛作品的非盈利使用权。大赛主、承办单位在对外宣传活动中可免费使用参赛作品(包括媒体宣传、出版物、展览、网站等),参赛者一经参赛则视为同意此项条款。

十一、未尽事宜

(一)所有参赛者可登录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赛事相关信息。

(二)为便于参赛者理解本届大赛主题、作品形式、作品要求,大赛组委会向参赛者提供可参考作品(详见附件2)。

(三)其他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另行通知。

(四)服务咨询

蓝老师(电话:180-7796-9379;QQ:2553360093),马老师(电话:187-9801-7584;QQ:1870645235),陈老师(电话:131-9481-8810;QQ:510993949),云老师(电话:181-0779-0609;QQ:412488792)。
QQ群:674534763(北艺24年汉创大赛01群),720821195(北艺24年汉创大赛02群),729730687(北艺24年汉创大赛03群)。建议各团队一名代表加群,禁止重复加群。

 

附件:1.具体提交方式及流程

2.参考作品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2024年4月19日